ICU真的很可怕吗
ICU是英文intensive care unit的缩写,中文常译为加强病房或监护病房。通常患者不会在这里停留很长时间,一旦病情稳定,将尽早转到普通病房。你也可以认为ICU可怕,一来是ICU病房只收治危重患者;二来它很贵啊,基本上治疗费2500左右,化验费3000左右,药费3000左右,再加上其他的,反正一天8000起步是很正常的。如果你说有价格低的,如果低过6000,就该怀疑它的抢救能力了。一般ICU都会配备主治医师3~5名,都是主任副主任医师。什么意思呢,这些医师的临床经验最短也都在6~7年,主任医师临床经验一般都超过10年,再加上数名住院医师、科研人员、治疗师、护士等,可以说,ICU病房配备的医师基本上就算是医院里最精英的那一部分医师了。医疗器械方面,ICU配有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CPM关节运动治疗护理器等设备。ICU收治的患者,就如以上说的,都属于危重病人。例如,心脏手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重要脏器功能和血液的凝血功能不稳定的情况,通常需要在ICU中受到严密的监测。许多人只在影像资料里看到过ICU病房,会注意到患者的身上有一些不同的管道和导线,这些都是为了患者的安全和平稳顺利地恢复而专门安置的。例如患者的手腕和颈部有血管内的导管,这是为了输入液体和药物,抽取血液标本和持续测量血压和中心静脉压。胸部或腹部有经过皮肤引出的导管,是为了引流手术后渗出的液体,使这些液体排出体外,而不会蓄积在体腔内。接在皮肤上的电极和导线,用来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心律。有时患者胸前还会有小的金属导线,这些导线连接着心脏,是为了需要时随时可以起搏。有的患者还插有尿管,是为了记录每小时的排尿量和及时了解肾脏的功能。有时可能还有经鼻腔放入的胃管,是为了防止患者呕吐。如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迅速,就会转到普通病房。这个时间因具体情况而异,短则几天,长则几个月。一般,许多人只知道ICU很贵,确实这个价格就算是比较富裕的家庭也有点承受不了,但最可怕的其实并不是贵,而是处置是否及时。有些疾病,病情发展是以秒来计算的,抢救的黄金时间真的只有数秒,能做到立即处置的只有ICU,普通病房真的做不到。
为什么美国的ICU床位特别多
为什么美国ICU床位特别多?答:底子厚发展早。 其他发达国家大概是5%床位是ICU,美国是20%。大多数ICU用的医疗设备美国都可以自产。这种疯狂堆ICU主要是为了应对秋冬流感。具体分析:首先,美国近几年的医学发展模式与美国的医疗经济相匹配。同样的病人,在美国大量靠日间手术,门诊完成术前准备,不需要住院,几年开始,美国的外科(内科也相似参照)开始往两个极端发展,一个是几乎不需要住院的日间手术,代表类型是高效率的关节置换等手术。这些手术在我国基本在一周左右,快的在4-5天左右。但在美国,可以做到上午手术,晚上回去。另一个是重资源模式下的术后ICU,代表类型的是体现强能力的心胸外科手术 。日间手术占到了美国总手术量的80%左右。因此美国模式下普通病房的床位得以压缩,ICU的比例进而升高。其次,ICU是美国众多高精尖诊疗技术的基础和平台,也是所谓Innovative Surgery的重要保证。再着, 美国是保险公司 - 医院 - 病人三重体系。保险公司有盈利要求导致极大压缩 病人住院时间来提高床位的周转率。所以,私立医院也愿意在这个领域进行投资的。因为这一领域的高投入,都可以从高消费中赚回来。还有相比我国的ICU,美国的很多ICU设备更加完善,而且很多我们觉得“用了也行,不用也凑合”的东西,在美国ICU中基本是常规。总之,各国国情和医疗模式的不同,导致了ICU配置上存在一定的理念差异。但决定医疗效率的并不是ICU的比例,ICU多也并不意味着医疗效率高。
大家都在问
6~7人值班。一般ICU护士夜间分大夜班,小夜班二班值班。小夜班护士两人,大夜班护士两人,轮流值班。ICU医生有一线班和二线班共二人,是24小时值班。所以整个iICU晚上参与值班的人员,医护人员一共有六人,另外还要有护工一人,参与病人的生活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