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亚马逊知识分享者Simon,说到跨境电商靠不靠谱,归根到底还是要想想自己适不适合跨境行业,如果你不太清楚,那先看看我对亚马逊选品的一些分析,也许你能找到答案呢。亚马逊选品的进化阶段野蛮期(2012-2015):这个时阶段Amazon对于卖家来说,是一个新兴平台。第一批入驻的卖家,成了第一波吃螃蟹的人。那时候选品方法极其简单,完全凭个人感觉,在国内平台拿几件货,去卖,卖好了再慢慢增加订货量。这个阶段的选品成功率是极低的,很多都在10%以下。但由于不用压货,资金的风险是极低的,可以快速的筛选出热销款,很多人的财富滚雪球一样,急速膨胀。“拿个几万,干一年买车买房”的神话,很多都产生于这个阶段。成长期(2016-2017):这个阶段Amazon上,卖家数量成指数级别的增长。经过几年的沉淀,选品上逐渐有了一些参考标准,使得亚马逊选品有了规律可循。核心类目的竞争加剧,压货情况日渐严重,让一些卖家,逐渐开始意识到选品的重要性,精细化选品的概念形成。好的选品可以节省大量的试错成本,也为公司赢得更多的先机,抢先占领类目“坑位”,积累Review,形成“先发优势”。这个阶段,一些优秀的选品工具开始出现,根据工具抓取的数据,可以大幅度提高选品的成功率。成熟期(2018-至今):从2018年以后,Amazon平台已经成熟,平台流量更多的向优质,性价比高的产品倾斜。“产品为王,价格为后”已经从口号变成了现实,从这个时间往后,留给资金少,经验少的菜鸟的生存空间十分的小了。这也就意味着Amazon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资产的平台。打造一个Listing开始需要压大量的货,要精心的准备图片,描述;前期要砸更多的推广费提升Sell Rank(前期的站内广告Acos很可能超过50%)。试错成本相比之前已不可同日而语,这就使得选品分析变得极为重要。选品首先要看的是自身定位,到底是贸易商,还是工厂。这两种卖家由于自身所能调动的资源不同,选品的策略还是很不一样的。贸易商根据自己资金能承受的范围,以及对于某些类目的敏感,往往可以比较自由的选择产品;工厂大部分会选择自己已经有的,或者具备生产能力的产品。选品一定要致力于打造爆款,一条爆款listing带来的利润空间,甚至能超过十条普通listing。亚马逊从2018年开始,往后只会越来越重视产品,要想在这个平台上生存下去,踏实做好产品是最根本的制胜之道,而做产品就一定要做优势明显的产品。简单来说,贸易商就是“啥好卖,卖啥”,工厂就是“能做好啥,卖啥”。贸易商选品贸易商性质的公司,优势在于能比较自由的选择产品,不用局限于某些类目之下,选品上更具灵活性。缺点是对于产品的质量把控能力弱,产品升级改款困难。贸易商应着力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选品分析:1.市场容量。首先从主关键词入手,其次是用小类TOP100入手。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非常成熟的软件,可以借助他们完成这些数据的采集。示例图来自于Junglescout数据采集分析。可以非常快速准确的得到小类的平均销量,以此可以大致推断出整体市场容量的规模。市场容量越大,则说明该类产品在亚马逊上越热。2.竞争度。尽量选择竞争适中的产品和类目,太热或者太冷的类目都尽量不要触碰。竞争度可以通过查看同类目下,卖家整体Review数量以及评分,整体链接的质量(图片和A+是否精美,卖点展示是否到位),是否有亚马逊自营,发FBA卖家数量,以及是否有新卖家入小类等指标去综合衡量。一般来说,小类中买家评论动辄上万,200个以下评论的卖家在小类中几乎不存在,且整体链接质量很高,这样的类目就是所谓的“红海”类目,没有相当大的实力最好避开这些类目。3.利润核算。选品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计算产品的利润空间,有经验的运营会对于各个部分的费用有一个比较精准的估算(大致包括:生产成本,头程运费,尾程运费,仓储费,平台佣金,亚马逊仓库操作费(发FBA情况),站内CPC广告费用,退货成本)。图示是FBA费用计算器,可以大致计算出发FBA的产品,FBA仓储的整体成本(仅仅覆盖平台佣金以及亚马逊的操作费用)。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是产品的包装尺寸及重量,亚马逊的操作费用是根据尺寸重量,分等级收费的,一定要尽量将尺寸和重量做到最优,卡在合适的等级里面。4.产品售价。产品应该选择价格在20-70美金之间的产品(针对做美国站的卖家)。货值太低的产品,会让你后续运营推广非常吃力,货值太高的产品则意味着压货的资金更多。5.产品是否存在专利。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产品关键词去谷歌专利搜索查询;另外可以从供应商那里询问产品的价格以及起订量,一般价格偏高,起订量较大的,很可能就存在专利;再者,可以通过分析产品的市场容量,以及卖家的数量综合判断,一般来说市场容量比较大,但是卖的人,或者跟卖的人少,则有较大可能存在专利。可以进一步去专利网站核实,美国商标查询网,欧盟商标查询,美国专利查询,欧盟专利查询 等。当然,目前有一些亚马逊的服务商可以协助查询产品专利的情况,可以很高效的查询到产品专利情况。6.类目是否需要审核。亚马逊上部分类目是需要申请销售权限的。判断是否需要类目审核,可以去尝试跟卖一下同类卖家,如果可以则证明是不需要类目审核的。7.产品季节性。有一些产品只在一年中的某个时间有需求,对于这些产品要慎重考虑,这类产品投入产出比往往是比较高的。大部分人选品时会避开这类产品。8。产品差异化。目前亚马逊平台上卖家数量已经比较饱和了,你想卖的产品,很大概率是有其他卖家已经开始做了。如果我们想要做同类的产品,一定要在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做改进。切入点可以是这些产品目前存在的痛点(这些信息可以从同类卖家Listing中的Review中筛选到),尝试跟供应商沟通,解决掉这些痛点,这样的产品上去,就会避开价格战,形成比较良性的竞争,卖出量和利润的可能性更大。实力工厂选品工厂选品,相对来说简单一点。大部分工厂做亚马逊平台,是为了给自己的产品拓宽销售渠道。也就是说,工厂选择的产品,往往是自己已经有的,或者具备生产能力的产品。这些产品往往集中在一个或者几个类目中,只要吃透这几个类目就可以了。工厂做亚马逊,不同于做国内的平台,需要有所转变。1.思维转变:在亚马逊上销售的产品,首先在质量上要过关,其次性价比要高。不同于在国内的平台上卖货,亚马逊上产品的生产成本占到销售价格的比重非常小(很多占比在20%以下),也就是说国内产品卖得不好,大不了低价甩货,资金还是能部分回笼的,但是亚马逊不同,我见过不少卖家,前期选品没有做好,清货完后,根本就没有资金回笼,真正是血本无归。归纳来说,就是”能做好啥,卖啥”。2.模式转变:很多工厂对于生产的技术环节比较重视,但是忽视细节。例如产品的包装(产品标签是否规范),包装尺寸,品牌等。要做好亚马逊,就要在细节上处理到位,如果不到位,产品已经出货的情况下,每增加一项操作就会多一次费用,得不偿失。3.产品差异化:工厂在做产品差异化时具备先天优势,由于熟悉且能把控生产环节,差异化的效率是很高的,要做的就是挖掘出产品当前存在的痛点,然后将痛点解决的就好了。归纳总结七分选品,三分运营立足小类,争取爆款
跨境电商靠谱吗?
大家好,我是亚马逊知识分享者Simon,说到跨境电商靠不靠谱,归根到底还是要想想自己适不适合跨境行业,如果你不太清楚,那先看看我对亚马逊选品的一些分析,也许你能找到答案呢。
亚马逊选品的进化阶段
野蛮期(2012-2015):这个时阶段Amazon对于卖家来说,是一个新兴平台。第一批入驻的卖家,成了第一波吃螃蟹的人。那时候选品方法极其简单,完全凭个人感觉,在国内平台拿几件货,去卖,卖好了再慢慢增加订货量。这个阶段的选品成功率是极低的,很多都在10%以下。但由于不用压货,资金的风险是极低的,可以快速的筛选出热销款,很多人的财富滚雪球一样,急速膨胀。“拿个几万,干一年买车买房”的神话,很多都产生于这个阶段。
成长期(2016-2017):这个阶段Amazon上,卖家数量成指数级别的增长。经过几年的沉淀,选品上逐渐有了一些参考标准,使得亚马逊选品有了规律可循。核心类目的竞争加剧,压货情况日渐严重,让一些卖家,逐渐开始意识到选品的重要性,精细化选品的概念形成。好的选品可以节省大量的试错成本,也为公司赢得更多的先机,抢先占领类目“坑位”,积累Review,形成“先发优势”。这个阶段,一些优秀的选品工具开始出现,根据工具抓取的数据,可以大幅度提高选品的成功率。
成熟期(2018-至今):从2018年以后,Amazon平台已经成熟,平台流量更多的向优质,性价比高的产品倾斜。“产品为王,价格为后”已经从口号变成了现实,从这个时间往后,留给资金少,经验少的菜鸟的生存空间十分的小了。这也就意味着Amazon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资产的平台。打造一个Listing开始需要压大量的货,要精心的准备图片,描述;前期要砸更多的推广费提升Sell Rank(前期的站内广告Acos很可能超过50%)。试错成本相比之前已不可同日而语,这就使得选品分析变得极为重要。
选品首先要看的是自身定位,到底是贸易商,还是工厂。这两种卖家由于自身所能调动的资源不同,选品的策略还是很不一样的。贸易商根据自己资金能承受的范围,以及对于某些类目的敏感,往往可以比较自由的选择产品;工厂大部分会选择自己已经有的,或者具备生产能力的产品。选品一定要致力于打造爆款,一条爆款listing带来的利润空间,甚至能超过十条普通listing。亚马逊从2018年开始,往后只会越来越重视产品,要想在这个平台上生存下去,踏实做好产品是最根本的制胜之道,而做产品就一定要做优势明显的产品。简单来说,贸易商就是“啥好卖,卖啥”,工厂就是“能做好啥,卖啥”。
贸易商选品贸易商性质的公司,优势在于能比较自由的选择产品,不用局限于某些类目之下,选品上更具灵活性。缺点是对于产品的质量把控能力弱,产品升级改款困难。贸易商应着力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选品分析:
1.市场容量。首先从主关键词入手,其次是用小类TOP100入手。目前市场上有很多非常成熟的软件,可以借助他们完成这些数据的采集。示例图来自于Junglescout数据采集分析。可以非常快速准确的得到小类的平均销量,以此可以大致推断出整体市场容量的规模。市场容量越大,则说明该类产品在亚马逊上越热。
2.竞争度。尽量选择竞争适中的产品和类目,太热或者太冷的类目都尽量不要触碰。竞争度可以通过查看同类目下,卖家整体Review数量以及评分,整体链接的质量(图片和A+是否精美,卖点展示是否到位),是否有亚马逊自营,发FBA卖家数量,以及是否有新卖家入小类等指标去综合衡量。一般来说,小类中买家评论动辄上万,200个以下评论的卖家在小类中几乎不存在,且整体链接质量很高,这样的类目就是所谓的“红海”类目,没有相当大的实力最好避开这些类目。
3.利润核算。选品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计算产品的利润空间,有经验的运营会对于各个部分的费用有一个比较精准的估算(大致包括:生产成本,头程运费,尾程运费,仓储费,平台佣金,亚马逊仓库操作费(发FBA情况),站内CPC广告费用,退货成本)。图示是FBA费用计算器,可以大致计算出发FBA的产品,FBA仓储的整体成本(仅仅覆盖平台佣金以及亚马逊的操作费用)。这里面有一个关键点,是产品的包装尺寸及重量,亚马逊的操作费用是根据尺寸重量,分等级收费的,一定要尽量将尺寸和重量做到最优,卡在合适的等级里面。
4.产品售价。产品应该选择价格在20-70美金之间的产品(针对做美国站的卖家)。货值太低的产品,会让你后续运营推广非常吃力,货值太高的产品则意味着压货的资金更多。
5.产品是否存在专利。比较简单的方法是,用产品关键词去谷歌专利搜索查询;另外可以从供应商那里询问产品的价格以及起订量,一般价格偏高,起订量较大的,很可能就存在专利;再者,可以通过分析产品的市场容量,以及卖家的数量综合判断,一般来说市场容量比较大,但是卖的人,或者跟卖的人少,则有较大可能存在专利。可以进一步去专利网站核实,美国商标查询网,欧盟商标查询,美国专利查询,欧盟专利查询 等。当然,目前有一些亚马逊的服务商可以协助查询产品专利的情况,可以很高效的查询到产品专利情况。
6.类目是否需要审核。亚马逊上部分类目是需要申请销售权限的。判断是否需要类目审核,可以去尝试跟卖一下同类卖家,如果可以则证明是不需要类目审核的。
7.产品季节性。有一些产品只在一年中的某个时间有需求,对于这些产品要慎重考虑,这类产品投入产出比往往是比较高的。大部分人选品时会避开这类产品。
8。产品差异化。目前亚马逊平台上卖家数量已经比较饱和了,你想卖的产品,很大概率是有其他卖家已经开始做了。如果我们想要做同类的产品,一定要在资源允许的范围内,做改进。切入点可以是这些产品目前存在的痛点(这些信息可以从同类卖家Listing中的Review中筛选到),尝试跟供应商沟通,解决掉这些痛点,这样的产品上去,就会避开价格战,形成比较良性的竞争,卖出量和利润的可能性更大。
实力工厂选品工厂选品,相对来说简单一点。大部分工厂做亚马逊平台,是为了给自己的产品拓宽销售渠道。也就是说,工厂选择的产品,往往是自己已经有的,或者具备生产能力的产品。这些产品往往集中在一个或者几个类目中,只要吃透这几个类目就可以了。工厂做亚马逊,不同于做国内的平台,需要有所转变。
1.思维转变:在亚马逊上销售的产品,首先在质量上要过关,其次性价比要高。不同于在国内的平台上卖货,亚马逊上产品的生产成本占到销售价格的比重非常小(很多占比在20%以下),也就是说国内产品卖得不好,大不了低价甩货,资金还是能部分回笼的,但是亚马逊不同,我见过不少卖家,前期选品没有做好,清货完后,根本就没有资金回笼,真正是血本无归。归纳来说,就是”能做好啥,卖啥”。
2.模式转变:很多工厂对于生产的技术环节比较重视,但是忽视细节。例如产品的包装(产品标签是否规范),包装尺寸,品牌等。要做好亚马逊,就要在细节上处理到位,如果不到位,产品已经出货的情况下,每增加一项操作就会多一次费用,得不偿失。
3.产品差异化:工厂在做产品差异化时具备先天优势,由于熟悉且能把控生产环节,差异化的效率是很高的,要做的就是挖掘出产品当前存在的痛点,然后将痛点解决的就好了。
归纳总结七分选品,三分运营
立足小类,争取爆款
哪些项目可以作为在校大学生的创业项目?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互联网思维下,创业成为大学生除考研就业之外的新事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了毕业后创业。也有少部分人在大学期间就创业了,但是毕竟是少数,少的可可怜。创业讲究天使地理人和。第一,找到好的项目,其实做什么项目都一样,前期准备很重要,还有要选择自己喜欢的行业,如有的人喜欢服务行业,就可以做餐饮,但是有的人喜欢动手实践,一天喜欢捣鼓这捣鼓那的就不适合做服务行业,可以选择做设计方面的,第二,刚开始要讲诚信,做任何人都少不了的,也就是做人与做事是有关联的。第三,要有干劲,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有年轻人的血气方刚,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支柱。而且这些都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心理素质。为什么我要在这里谈这些呢?而且不谈具体项目,其实不管做什么,这些都是铺垫,为以后做创业打下基础。
第五,开店,针对在校学生,其实学生的思想思维是冲散的,要是集中在一起一股力的去发挥是很有作用的,比如,在学校食堂你会发现有很多东西是不顺眼的,只要你发现了别人的短板,从而在创新一下,组合一下新的模式就出来了,如今,可以合同几个人开一个特色店铺,买什么都可以,一定要吸引同学,除质量以外,服务也好做好。网店的话坑很大,大学生刚开始可以试着开一下1000到三千元的网店,慢慢的试着做,不要卖假货,不要懒。营销手段不要一直去模仿别人,其实有时候自己才是最好的。
第六,可以卖地方特产,不要做代理,自己做,相信有很多顾客都喜欢情怀产品。而且老年人特别喜欢没有污染的农村生态产品。
第七,做文创方面的,不管是农业休闲,餐饮业,制造业,如果离开了创新,文化,生态这些元素很难在玩当今社会立足,所以项目可以围绕这些方面去做。希望我给你的建议有效,这些是我个人的经验。因为我也是一个创业中的在读大学生。
老师讲课看着挺激动的?
前方预警:如果你是因为“打了鸡血”而开店,那么90%注定你已输了;这年头,大家都不是小孩子,没谁非要惯着你、哄着你、帮着你。如果有,那么恭喜你,下一次喜提玛莎拉蒂的暴发户就是你!
在早几天,我针对头条小视频及微头条中,鼓吹无货源店群的、社交电商的、传统电商的、跨境电商的、自媒体写作的等等,一路深深的看了一个遍,让我痛苦的反思:我特么一个搞培训的老板,都没这些人会标题党!
你是不是对这些非常眼熟?——
“仅需一部手机,轻松500+月入过万不是梦”
“年轻人如何找副业,流量思维教你月入5万+”
“工资不够花?教你两个月入1万-3万的副业”
“从月入1万到月入10万,你还差一个副业的距离”
“揭秘他们是如何做到月薪过十万的”
“全职妈妈带娃赚钱两不误,轻松月入1万”
“跨境30天,月入十几万”
……
套路,套路,都是套路!
这类文章、视频,无一例外的路数跟“演电影”似的。大意原来收入怎么怎么低,然后说找到好项目后收入,轻松搞了几个月,现在每个月收入怎么怎么高。然后自己突然开窍了,认为做人要真善美、要高大上,所以做的项目不再藏着掖着;再然后,一腔热血沸腾、饱满激情的告诉你,你也可以和我一样月入几万、年创百万。
完了!
我特么看到这些,作为培训的同行,我都想去报名了,还好同事按住了我。
我说我每次苦口婆心的劝、看到不适合创业的人就怼、看到一夜暴富心理的人就骂,怎么就没一个人给我好脸色;同行抹黑攻击我、老百姓骂我酸,我越想越沮丧。
寻思着,应该也有大神吧,好好学学也行。
结果,我惊奇的发现,这些斗志昂扬、激情慷慨、号称几千万年销售的大神们,有些居然坐在家里拍视频、坐在家里搞直播,坑爹啊!!!你没看错,是在家,绝对是,背后的场景我看的真真的。
然后,车也没有、房也没有,一个能让他背书、看上去高大上的东西一概没有,哪怕学习腾讯课堂的电商大神们花十几万买个“电商协会”会员单位也好啊,这没人信啊,不然题主也不会上头条问了啊。
但又一反思,让我类“势力狗”面红耳赤感到羞愧,万一现在的大神都这么返璞归真了呢?他们都跟王石、马云、史玉柱、马化腾一个境界,都不露财的,不显山不露水保持低调,为人类四化建设奋斗终生。
这种只用耸动标题,但没有实际内容的广告,都是吸引人眼球的。
各位读者,可以耐心的看看我的文章与他们的文章,一比较,就会从中感受到喝茶与喝水的区别。
我阐述某个技巧,一定是从不同规模的店铺或项目入手,再结合不同的群体展开叙述,避免“一概而论”害死人。其次,关于营销、晒数据、打广告的案例,我几乎不讲,或者为实战的某个点而展示给大家看,说明白;即便,到了哪个涉及到饭碗的某个核心点,我有所保留,但仍然会留下线索、或者参考公式,引导读者往这个方向去思考。
但我发现他们是真没有啊!!!一套公式,在他们手里完全通吃啊!!!没错,不管男女老少、大店小店、什么项目,只要你愿意给学费,你要啥他都能整出来!!!
说实话啊,我的经验都是我的血与泪积累的,肯定没有那么高尚无偿的完整分享。但同时,我也保留基本的初心,不害人、不忽悠人。
但我发现整个头条,不是这么个玩法啊!!!
你看看头条的小视频,打开98%都是没营养的啊,大意我今天卖了多少单、我徒弟、我学生、我又有什么技巧引流、我又研究了什么……一节视频10分钟,8分钟是废话;一节直播2小时,真正有用的不超过20分钟,你们自己去淘宝大学、腾讯课堂,好好看看,再来我这个评论下,我们讨论讨论,茶余饭后。
如果,真有那么好心的人,跟我一样,完全可以分享80%的干货出来,保留基本核心,少打鸡血、少晒案例,愿意学的自然有人找你,忽悠人基本具备以下特性,你们自己可以看:
只在头条混,粉丝数、文章数,基本没有。
只混微头条或小视频引流,细心看看他们的分享,账号是新的、也没有认证、更没有出处,这就算了吧,内容好歹扎实点也行,也基本蜻蜓点水。
之所以变成这样?还是头条的韭菜太多了,一夜致富心理的群体太多了,不具备独立思考的植物人太多了。唉,所以淘宝追完追拼多多、然后自媒体又小视频、再到直播追社交电商……
还是《我不是药神》说的那句:这年头,有一种病治不了的,穷病!
我真希望哪天来个替天行道的大神,把韭菜从根那个位置割起,好吗?一次送他上路,我看着真的烦。
独立站平台有哪些?
1,Shopify
Shopify成立于2006年,凭借大量功能、强大的分析和易于使用的界面成为电商领域的领导者,用户不需要任何技术经验即可使用此平台创建在线商店。
2,Bigcommerce
Bigcommerce可让零售商运营一个完整的网站,而不仅仅是一家商店。它提供搜索引擎优化,一个兼容的产品管理系统,以及市场营销工具和分析。 3 , WooCommerce
WooCommerce是一个WordPress电子商务平台,允许客户按受欢迎程度、评级、新颖性、价格等来对产品进行分类。
4,Volusion
Volusion是一款全功能的电子商务工具,提供SEO优化、卓越的产品管理工具和订单管理功能。
5,3DCart
3DCart是一款永不过时的电子商务平台,创建于1997年,提供了丰富的功能特性,如采购订单系统和支持礼品包装的模块。
6,CoreCommerce
CoreCommerce是面向中小型企业的美国电子商务平台
大学毕业后想创业?
大学生毕业以后想创业应该做哪些准备?
大学生创业是目前最火爆的潮流,但是创业真的就那么容易吗?真的就那么挣钱吗?显而易见不是的。可能大学生就业就有一定盲目性,他们看准的是创业具有冒险性而且挣钱快。他们关注的是那些成功的例子,例如马云,马化腾等等这些已经成功的名人。而他们很少关注那些失败的人的案例。简单的说他们是冲着钱去创业的。
我们都知道成功并非偶然,那么对于大学生毕业以后想创业应该准备什么?应该知道些什么呢?
具有一定的知识
大学生创业必须具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是为了一时的冲动而去盲目创业是不能取,不可取的。若真的在大学毕业后想要创业,就需要提前了解好你需要拥有哪些知识。呃,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很多大学生早已经养成好逸恶劳、好吃懒做的不良习惯,甚至连上课都不愿意自己亲自去,出现了很多的逃课情况。这显然对于创业是极其不利的。谁要创业,需要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这时呢,就需要大学生在呃,业余时间或者在假期时间多参加一些工作实习,来增加自己的工作经验。尤其在寒暑假期间,我们的很多企业都需要招收大量的实习生,这是我们大学生增加自己工作经验的渠道之一。除此之外,我们大学生还可以参加一些大学校园内的创业培训。目前,随着国家大力提倡大学生创新创业口号,许多培训机构已经深入到大学校园的内部,已经跟学校达成了合作。这时呢,就需要学生自己深入的学习,接受一些正规的企业的创业培训。以此来丰富自己的创业知识储量。
2.创业兴趣
创业不是盲目的,创业除了自己有真实的需求,真实的想法,还需要自己有创业的激情,创业的兴趣。无论是干什么行业,只有自己有目标对这个行业感兴趣,我们才能够一直坚持下去。否则我们只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将会使我们一事无成。所以那些在大学毕业想创业的大学生,一定要先选好自己的目标,选好自己的兴趣领域,并为之付出相应的努力。
3.一定的人脉基础
希望大家一定要对“人脉基础”画上重点。创业这条路是很艰难的,充满曲折的,尤其是在我们创业的路上,会有很多竞争者。而且呢,竞争相当的激烈。正如达尔文所说的那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些能力、经验缺乏的人会自然而然的淘汰。创业本身就是过独木桥,但是,如果我们有了一定的人脉基础,我们的创业会显得非常的轻松,会得到贵人相助。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在我们的世界上会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存在,我手里的资源你没有,你手里的资源我没有,但是如果我们两个将资源结合,那么我们都可以变得强大。
我是火火,一个专注教育领域的研究者,欢迎关注【火火文化传播】,有什么不懂的教育问题,欢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