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杂志(网络舆情改变什么国家格局)

建站教程 2年前 (2023) admin
110 0

网络舆情改变什么国家格局

一、互联网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格局
1995年1月,我国开始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至今已有15年的历史。互联网的发明被国际社会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之后人类的第三次革命,正在深刻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根据2019年有关组织的统计,传统媒体中,电视收视率下降了35%,广播收听率下降了25%,报纸购买率下降了18%。网络媒体已经超过报纸、杂志、图书等传统媒体对民众的影响,呈现出取代电视的发展势头,有望成为“第一媒体”。互联网的衍生品,特别是手机无线互联网也随之飞速发展。CNNIC(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19年01月15日发布的《第25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增长率为28.9%。其中,手机网民一年增加1.2亿,总规模已达2.33亿人,占整体网民的60.8%。通过手机无线上网,特别是通过微博客这种形式,网友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信息传播,而且不限于文字,还可以将现场拍摄图片、视频上传,对突发事件进行“现场直播”,正在引起众多网民的青睐。可以看出,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已经由传统的被动信息接受向主动挖掘信息、传播信息转变。
二、充分利用互联网引导舆情
实践证明,利用好互联网,可以极大提升党委和的执行力。
一是采集。互联网上,各种意见可以自由表达,畅所欲言,基层群众能把遇到的苦和乐集中反映在网络上,小到生产生活,大到时事政治,都会有所反映。另一方面,在互联网上表达意见不需要署名,不需要身份,相比较一些面对面的汇报会、座谈会等公开交流形式,减少了思想顾虑,网民可以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真实想法。基于以上因素,从主流媒体和官方媒体收集到的网络看,绝大部分贴近事实,党和可以足不出户,不用微服私访就可以了解真实的社情民情,大大提高了调查研究工作效率,已经成为新形势下领导干部开展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2019年1月1日出版的新年第1期《求是》杂志,胡发表了重要文章《努力开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局面》。文中提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学方法的运用对提高党的建设水平至关重要”,“各级干部要学习和熟悉信息网络,善于运用信息网络,提高运用信息网络进行引导和管理能力”。我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广东省,从2019年1月起就开展了“网络问政”活动,并于2019年6月率先在全国建立了网络问政平台——奥一网,通过这个平台了解百姓的所想所思所需,得到广东的垂青和厚爱,红遍大江南北。网站开通以来,截止到2019年12月未,“捎话汪书记”栏目收到6万8千余条,“有话问黄省长”栏目收到近2万条。就从松原市网民表达的主要阵地“松原吧”来说,每天留言数也有几百条。前不久,网联合国家行政学院、大学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69%的网友认为,网络是党政官员了解的有效。
二是汇集民智。地方的发展必须有智力、有智库,才能实现科学决策、科学发展。这个智力既有官方智库,也有民间智慧。俗话说“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民间智慧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智慧的主体,从孔子、孟子到的缔造者,在他们成为官方智慧前,无一不代表着民间智慧。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工程,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真正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真心实意地吸纳群众智慧,才能够获得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力量源泉。2019年6月,书记在网强国论坛和网民在线交流,听取网友的意见和建议。 2019年2月总理在“”前也在网和网民对话,直接听取网民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建议以及其他方面的意见。2019年,西安市为了更好地为民服务,于9月初至10月底开展“问计于民”活动,公开收集对西安下一年发展建设的建议和意见,据西安市“问计于民”活动官方网站统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网站就收到建言近4000条,点击达8万人次。前不久,江西省委书记苏荣“一言之善,贵于千金”的深情问计,引发了省内外朋友的献计献策热潮。目前,江西省不断畅通表达渠道,确定专门人员收集整理民智,分类呈送,使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及时的采纳。其中苏荣直接批示责成有关领导和部门办理、研究的就有36次,有的还进入了省委、省决策层面,形成现实而巨大的生产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三是网络监督。网络监督是网民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语言或其他对自己所关心的公共事务、公众人物、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话题发表意见的监督形式。网民通过网络对党和的各项工作开展监督,是大势所趋,势不可挡,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网络的新特点,努力适应网络监督的新要求。
1、掌控舆情。网络舆情具有传播快速的特点,某一事件一经发生,往往几分钟就有网民将相关信息发布网上,十几分钟后就有网站转载,几个小时后网上讨论就可能达到。因此,必须及时监测网络媒体议论的焦点和热点问题,特别是涉及到本地的人和事,要在第一时间了解事件,查实网络追问的核心问题,争取主动,抢占网络舆情制高点。
2、跟踪舆情。网络事件发生后或者处置过程中,地方主流媒体保持沉默的过程正是导致谣言扩散的过程。网络热点特别是公共突发事件形成后,必须密切关注事前、事中和事后等关键节点上的舆情走向,在官方媒体(网站、报纸、电视)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及时公布事件处置的新情况,回应公众的质疑和猜测,不给虚假不实之词有可乘之机。如成都去年发生的“6·5”公交车燃烧事件发生仅两个小时,成都市就召开了首场新闻发布会,当天连开三场,不断公布伤亡、救治和现场情况,让赶在传言之前。6月6日第四场发布会主动回应市民有关疑问,使质疑声音减弱。7日第五场发布会认定“有人带油上车”,网民转而追查纵火者,民众的思路和情绪与逐渐合拍。最终这一突发恶件平稳落幕。
3、加强与网民的日常沟通。新形势下,加强“官”与“民”的日常沟通,已经成为疏解社会情绪、释放百姓生活压力的重要途径。实践看,官方与百姓沟通得越好,发生大规模群体件的机率就越小。互联网这个纽带在这种形势下,正在成为各地加强官民互动的主力军。刚刚不久,南京市推出了90多个部门的网络新闻发言人,开辟了与网民沟通的新路子。这90家单位在南京市官方网站上的网络发言人论坛开设了互动版块,由各自的网络发言人担任版主。网络发言人在此平台上适时发布本地区、本单位的政务信息,开展工作交流。网民可在相应的版块内,向相关部门提问、咨询,各个部门的网络发言人受理并回复网民建议、意见、咨询等网帖,受到广大网民的拥护。
三、工作建议
针对互联网和网络舆情发展的现状,笔者认为党委和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成立组织,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整合各地相关部门职能,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深入研究信息化工作,加强互联网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务政务信息公开,了解网络社情,鼓励网民建言献策,解决网上问题。
2、加快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强官方媒体网站建设,使其在网络引导中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要加快本地网站、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扶持和培育属于本地的网络论坛、网络贴吧,用当地主流网络媒体规范当地网民行为。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互联网建设包括手机无线互联网建设,从发展趋势看不容忽视。
3、加强“网上”工作。要把处理“网上”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安排专职人员收集网上有关信息,提供有关领导参阅,作为领导决策和改进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和信息来源。必要时建立责任部门答复机制,及时在网上公布问题的处理结果,以正视听、以解民怨。
4、强化法律和技术监管。网络舆情宜疏不宜堵。但对网民恶意传播一些明显超越宪法和法律,危害国家整体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侵害个利的违法行为,要通过技术手段和法律规范,双管齐下,坚决遏制有害信息的传播。

如何引导主流媒体网络舆情

当今时代,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社会心理。由于网络传播具有开放性强、交互性好、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等一系列优势,其形成具有自发性、快捷性、多元性、长留性等特征。也因为网络的开放性、网民身份的隐匿性以及受部分网民社会经验、自身素养等因素的影响,网络往往又呈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甚至会以偏激和非理性的谩骂与攻击来表达观点。因此,正确分析和引导网上,显得十分重要。
网上引导重要而紧迫
正确引导网络是准确汇集民情的需要。准确汇集和分析民情是宣传思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反映的集约性、普遍性、可视性在网络得到最为显明的反应。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在真实、直接、及时反映方面更具有代表性。各大网站的留言板、BBS论坛,成为表达、体现观点、形成网络的重要场所。网民的留言被放大成一种观点后,经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交互影响,就会形成。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网民素质参差不齐,难免会出现起哄、攻击等宣泄型、情绪型。如果不能对这些偏激的加以正确引导,势必造成“网民的声音一大片,群众的声音听不见”的混乱嘈杂局面,严重扰乱党和掌握民情、了解的视线。因此,要使互联网真正成为引导和洞察社会的重要窗口,就必须加强对网络的引导。
正确引导网络是行使监督权力的需要。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从来没有像网络这样明显。网络在形成以后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力施加于决策者。特别是在一些重大事件、与民休戚相关的决策上,网民关注的越多,越容易形成强有力的压力。与此同时,由于广大网民的关注,也使得解决问题的各项流程更加透明化。但由于网络上传播者身分的匿名性及隐藏性的特点,会导致一些不良言论出现,混淆视听,削弱正确的导向。因此,我们有必要维护网络的正确声音,使之发挥正确引导民众的积极作用。
正确引导网络是提高互联网服务经济社会水平的需要。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是新闻媒体的作用集中表现。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自然也不例外。互联网发展十几年以来,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网络这种新媒体的产生,一些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一些网站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过多的关注社会的阴暗面,导致负面报道层出不穷,正面报道形不成声势,严重脱离中心工作,给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带来不利影响。为此,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倡导科学精神、弘扬社会正气的作用,就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网络导向,坚持顾全大局、服务中心、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的方针,积极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氛围、凝聚人心、汇集人气。
正确引导网络是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的需要。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更加有效的媒介,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互联网上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都可以找到立足之地。国内外一些敌对势力和别有用心的人,还利用网络散布谣言、传播言论,甚至雇佣网络写手对一些“热点”进行炒作,欺骗网民,误导。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在互联网上旗帜鲜明地宣传党和的方针政策,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使网络成为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的主阵地。
要把握好网络的特征和形成机制
当前,社会环境复杂多变,重大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频频,加剧了人们思想情绪的变化。镇定与恐慌、理性与冲动、事实与谣言、积极态度与消极言论同时出现,各种思想认识相互交织,无论是以及时丰富的新闻信息满足群众的知情权,还是以准确有效的引导社会公众,都需要我们第一时间掌握社会的趋势和特点。
来自互联网的压力越来越大。网络关注的公共事务素材,一方面是来自传统媒体如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的报道,另一方面来自网络原创,尤其是BBS上网友自行发布的新闻和传言。如果传统媒体的报道被门户网站转载,或网上传言得到传统媒体的证实,或网上观点得到传统媒体的声援,那么这种网上网下的交互作用,会促使舆情汹涌,形成强大的声浪,对当事人特别是负有社会管理责任的公权力形成压力。
互联网成为反映社会心理和表达公众诉求的重要渠道。从今年网上舆情来看,社会敏感问题成为网络焦点,经济民生类、管理、立法司法备受网络关注。环境问题、问题、司法不公等事件极易激发网民的非理性情绪,甚至一些偶然的事件也会引发不良情绪,应该加以警惕。
警惕“网络暴力”现象。据统计,我国网民中,30岁及以下的超过了70%。这个年龄段的大部分人都心怀正义、充满激情、好奇心强,强烈期待融入社会,热切希望表达自我,并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性。但是这一年龄段的人涉世未深,很难摆脱冲动与激情,容易在群体的兴奋中忘记理性地制约自己,习惯于用简单粗暴的惩罚他们认定的“坏人”。他们很难对自己在“善良动机”下所导致的行为后果作出全面客观的估计。在网上讨论某一事件时,会出现极端、辱骂、非理性的声音,在有的引起网民反感的事件中,一些网民自以为怀着正义之心,对当事人实施“网络暴力”,包括公布当事人隐私、骚扰、现场骚扰等需警惕。
重视“意见领袖”的作用。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对于热点社会事务、公共话题,非专业人士积极发言,与大众分享他们的智慧、学识和价值观。这些民间身分的观察家对公众的影响力较大。特别是网上一些较权威的论坛和知名个人博客,以及一些资深网友,扮演了传播学上的“意见领袖”角色。在一些复杂的现实问题的辩论中,他们的观点往往能影响网友的价值判断。有时“意见领袖”的意见并不完全客观正确,却能引导整个网络的走向,导致了网络的偏向性。因此,需要找到恰当的,与“意见领袖”进行沟通,让互联网中的“意见领袖”与我们合作,成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桥梁和纽带。
积极探索引导网上的机制和措施
把传统媒体网站、新闻网站等主流媒体网站作为发展的战略重点,形成网络引导的合力。由于我们的主要新闻媒体在社会和公众中有较高的媒介公信力,当人们在网上要获得新闻信息时,总是把传统媒体网站、有影响力的新闻网站和重要的门户网站作为主要甚至是首要的选择。因此,主流媒体既是维护公民知情权的重要社会力量,发挥着信息传播主渠道的作用,同时也是有效引导社会的排头兵。因此,要建设一批管得住、网民信得过的主流媒体网站,以较大规模和影响力在网络中做好引导。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为他们提供新闻发布上的优先权,促进有影响的网站与传统媒体的合作,以增强信息互通,形成联动,确保网络引导的合力。
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确保各类信息及时公开,从源头上堵住网络流言和虚假信息的泛滥。提高部门行政决策的透明度,确保各类信息及时、客观、全面的发布,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满足公众知情权,贯彻“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以往的新闻传播实践告诉我们,当重大的突发件发生后,如果能通过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及时发布信息,就能安抚公众情绪、保持社会稳定。对于那些影响面大且具有持续性的事件,要注意形成信息传递的波次效应,在及时满足网民知的同时,逐渐降低人们的关注度。反之,由于网络传播本身的放大作用,信息的混乱、错误、拖延,会使谣言大行其道。在网络传播的时代,在播客、博客、个人新闻盛行的时代,在传统大众媒体不是信息惟一来源的时代,更要避免因对正常信息的过度控制而导致信息短缺,而使那些虚假信息通过网络得以广泛传播。只有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增强信息的透明度,才能确保包括网络在内的社会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加快网络“意见领袖”群体的培养,借助专业网络评论员的力量,帮助网民从客体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借助专家、学者、社会名流以及网络当中部分民间观察家的力量,培养网上的“意见领袖”,不仅可以起到媒介信息中介和过滤环节的作用,还可以为网民提供科学理性的观点和建议,也可以成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桥梁和纽带,以强化主流言论,孤立非主流言论,对网络的最后形成起着主导性作用。
建立分工协作、专兼职结合的网络评论员队伍,理顺体制机制,增加投入,扩大网上影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网络评论员队伍是做好网上引导工作的关键,要着手建立起专职、兼职和覆盖全省各地、各部门的不同层次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培育起一支高素质的网络写手,由专兼职网评员平时负责与其联系和交流,以应对必要时引导的特殊需要。要理顺工作机制,把新闻发言人与网络评论员两只队伍结合起来,扩大发展网络评论员队伍的外延。

真真假假的新闻浪费了大量时间,请问哪些网站的新闻最靠谱

就我个人的见解,我推荐几个我认为可信度高的新闻媒体。1.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以“关注民生,彰显爱心,维护正义,坚守良知”为己责;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寓思想教育于谈天说地之中。以上是的宗旨,也的的确确做到了这一点。的特点,多是独家报道,长篇报道较多,且内容严谨度较高,贴近政策形式与日常生活。2.澎湃新闻由上海报业集团创立,是上海报业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转型的产物。澎湃新闻内部都是原来上海报业的一线新闻采编人员,经验丰富,客观性强,且见解独到。现在又开发了新闻问答的新模式,加之栏目多样,值得读者好好品味。3.地位:国家第一大报。影响力和发行量在国际上排在前列,消息发送及时,且最具权威性,且大多数重要消息与生活密切相关。且的评论性文章值得品味,思路逻辑清晰,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4.央视新闻央视新闻作为电视媒体,开创了电视新闻的先河。日常除了看一些文字图片新闻报道外,也可以看一些电视报道。虽然电视报道有一定的滞后性,但现在技术进步后,电视新闻的时效性也是相当高的。且新闻形式以视频为主,也大大增强了新闻公开的透明度,值得受众关注。5.新华社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1月在陕西延安改为现名。新华社总部设在北京,在全国设有33个分社,在境外设有140多个分支机构,建立了健全、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形成了多语种、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发布体系。作为国家通讯社,地位不言而喻。推送速度、推送质量都是国内顶尖,内容严谨客观,在重大新闻发生时,更能凸显其优势。6.环球网环球网属于旗下的国际新闻门户网站,网络发布的新闻,主要特点是涉华新闻,回击国际媒体有关的负面报道,民族主义情绪相对较浓,但也维护了国家利益,代表了一定民间的对外,对的外交斗争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如果关注国际新闻较多,这个也是比较推荐的。7.南方都市报南方都市报拒绝平庸,追求卓越,体现出了难得的传媒责任感和行动力。在新闻报道上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其时评版成为媒体一面旗帜。经营上,以娴熟到位的营销策划,精耕细作的服务态度见长。与一样,隶属于南方报业集团,新闻报道水平高。8.新闻周刊由新闻社主办,是综合性的新闻刊物。关注事件涉及全球,且多是长篇深度报道,行文有理有据,大多以时间顺序来阐述事件进展,有利于受众全面了解事件的全貌,报道水平高。

版权声明:admin 发表于 2023年2月17日 am8:33。
转载请注明:网络舆情杂志(网络舆情改变什么国家格局) | 热豆腐爱做网站导航

相关文章